當前位置:大學路 > 教學理念 >正文

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家長心情喜憂參半

更新:2020年07月02日 11:58 大學路
高考是一個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役。面對高考,考生總是有很多困惑,什么時候開始報名?高考體檢對報考專業(yè)有什么影響?什么時候填報志愿?怎么填報志愿?等等,為了幫助考生解惑,大學路整理了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家長心情喜憂參半相關信息,供考生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家長心情喜憂參半

  春天到了。周末里,還是有很多孩子奔波在各種培訓班的路上,無暇賞春踏青。
  
  按照教育部等四部委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部署,距離2020年底前完成對校外培訓機構集中整改,還有8個月時間。而此前,記者了解到,北京市西城區(qū)的多所小學,已經(jīng)對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班的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內容包括:參加培訓的學科,培訓機構名稱,培訓收費情況等。
  
  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家長心情喜憂參半

  
  前不久,一篇《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的文章在朋友圈瘋轉。作者在文中感慨:“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學校減負,增加的是家庭和企業(yè)的負擔。請不要給我的孩子減負!”
  
  “學生減負,家長增負”“減負減負,越減越負”的聲音比比皆是,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直至高考的幾個關卡牢牢攥住家長的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教育主管部門忙著給中小學生減負時,部分家長卻不是很領情。一位媽媽說:“如果真的把培訓機構都關了,家長肯定會想辦法組班,畢竟今后孩子拼的還是校外學的東西。”
  
  引爆這次媒體關注的是今年2月13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和工商總局四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
  
  《通知》的目的是依法維護學生權益,堅決治理違背教育規(guī)律和青少年成長規(guī)律的行為,加快解決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問題,確保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
  
  為此,《通知》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堅決查處將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果與中小學校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依法追究有關機構和有關人員責任。
  
  消息一出,家長的心情喜憂參半。喜的是,通過治理,可以在公平的環(huán)境之下讓孩子實現(xiàn)減負;憂的是,擔心有的學校在招生或分班的時候仍存在潛規(guī)則。
  
  就在不久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就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答記者問時表示,要砍斷教師和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的聯(lián)系紐帶,還要割斷各類考試、考評、競爭成績和招生的聯(lián)系,不把它作為招生的憑據(jù)。
  
  如何理順校外培訓亂象,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各抒己見,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劉秀云代表:嚴查中小學教師誘導學生參加培訓行為
  
  目睹了校外教輔機構逐漸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鄉(xiāng)村蔓延,由學有余力、家有經(jīng)濟承受力的學生向絕大部分學生蔓延,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長劉秀云深感憂慮。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人代會上,這位從事中學教育28年的全國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建議。
  
  劉秀云說,教育主管部門一直在呼吁給中小學生減負,但是校外培訓機構的無序狀態(tài),已經(jīng)在全社會形成不輔導似乎就不能學好的壞風氣,使中小學教育不堪其累,與基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規(guī)范和整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針對校外培訓機構不具備相應資質、缺乏監(jiān)管等諸多問題,劉秀云建議,相關部門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資質審核,對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責令其停止辦學;校外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內容應向社會公開,防止出現(xiàn)“超綱教學”“提前教學”等行為。
  
  同時,劉秀云建議嚴查中小學教師“課上不講,課后到校外培訓機構講”、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等行為,對有違師德,參與校外培訓的在職教師,要堅決查處并嚴肅處理。
  
  對于學校和教師中不良教學行為,要把強化學校和教學管理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來,堅決查處一些學校非零起點教學。
  
  李秀香代表:探究深層次原因切實給學生減負
  
  “國家反復強調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推行素質教育。但是,現(xiàn)實中頻繁的考試競賽、巨大的升學壓力,仍然是中國教育的‘老大難’問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jīng)大學環(huán)境與貿(mào)易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表示,在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不容忽視。
  
  李秀香說,《通知》的嚴格實施將為中小學生減負帶來一道曙光。但是,中小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需要引起重視。
  
  “首先是考試分數(shù)為錄取的絕對標準,特別是高考分數(shù)指揮棒的無形存在。其次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升學率,將學生成績作為教師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還有教育發(fā)展不均衡等問題,導致學生要考入優(yōu)質學校如同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所以家長十分焦慮地尋求課外補課?!崩钚阆阏f,2001年以來,課程改革提倡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結合,初衷是好的,但三級課程的開設,增加了課時、教材和作業(yè),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學生負擔。
  
  沉重的課業(yè)負擔,直接后果是損害師生身心健康,侵蝕我國素質教育成果。為此,李秀香建議,淡化考試成績的影響,各級*不得把升學率和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育部門和學校業(yè)績的主要指標,不得向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下達高(中)考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qū)和學校進行排名。并且,調整學校作息時間,以“定量”取代“定時”計算作業(yè)負擔的標準。
  
  孫建博代表:制定行業(yè)管理規(guī)定規(guī)范校外培訓
  
  校外培訓機構為什么會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教育部曾先后發(fā)布多個減負令,但是減負問題為什么始終沒有徹底解決?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淄博原山集團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孫建博認為,關鍵問題是缺乏專門的、詳實的、有針對性的行業(yè)管理條例或規(guī)定。在今年全國人代會上,他提出依法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建言。
  
  孫建博搜集了大量資料,其中包括一份上海的調查數(shù)據(jù):有84.15%的孩子參加課外輔導培訓。他認為,校外培訓機構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家長對于教育培訓多樣化、個性化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求。但是,有的培訓機構本身存在各種安全隱患,更有甚者,與學校相互勾結,達成利益鏈條,成了學校和在校老師創(chuàng)收的第二渠道……凡此種種,確實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在建議中,孫建博提到借鑒上海等地的經(jīng)驗。例如,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民辦培訓機構設置標準》《上海市盈利性民辦培訓機構管理辦法》《上海市非營利性培訓機構管理辦法》等,作為校外培訓機構的規(guī)范性文件?!耙粯藴蕛赊k法”的實施,使制度管理效應彰顯出來,優(yōu)化了教育生態(tài),使教育科學減負真正落實落地。
  
  由此,孫建博建議由教育部牽頭,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促進法》,盡快制定校外培訓機構管理辦法或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條例,明確辦學條件,認定從業(yè)資格,規(guī)范培訓行為,加強日常管理,凈化教育生態(tài)。
  
  龐麗娟代表:注重人格、科學探究等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長龐麗娟認為,現(xiàn)在社會和家長對孩子成長的期許與對教育的觀念,與我國的傳統(tǒng)有關。我國的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成長與教育,并且把孩子教育與孩子未來密切相連。因此,在如何有效治理培訓機構的問題上,龐麗娟認為需要從兩個方面努力:
  
  首先,全社會應對孩子的成長目標、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目標都放寬些。兒童的仁愛善良、真誠禮貌、陽光大方、開朗自信、與同伴友愛交流合作、熱愛大自然、喜歡科學探究等,遠比學業(yè)知識、技能重要得多。
  
  現(xiàn)在校外補習班更多的是補學業(yè)知識或學習一些技能。然而,孩子們需要成長的環(huán)境、參加的活動、獲得的體驗更豐富多彩,特別是更多地走進大自然,更多地進行操作探究,有更多的同伴交往與合作,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等。如果過多地強調學業(yè)知識的補習,就會剝奪孩子許多鍛煉身體的時間,與人合作交往的機會,以及親近大自然、科學探究操作等經(jīng)歷,最終不利于孩子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其次,相關行政部門應該出臺對校外培訓班、課后補習班的設立資質、辦學規(guī)范,特別是教育內容、教師資質、教育質量的標準,視導評估標準,并加強督導、引導與管理。
  
  龐麗娟說,“每天下午3點半以后、周末,是豐富也是寶貴的時間,全社會特別是相關部門、家長和教育機構應該加強提供和引導孩子更多地體驗課堂、學業(yè)知識之外的多種經(jīng)歷與鍛煉,這樣才更有利于促進孩子人格、情感態(tài)度、合群性、科學探究等綜合素質的健康發(fā)展?!?/p>以上就是大學路為大家?guī)淼呐嘤枡C構專項治理 家長心情喜憂參半,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刪除。
與“培訓機構專項治理 家長心情喜憂參半”相關推薦

每周推薦




最新文章

熱門高校 更多




聯(lián)系我們 - 課程中心
  魯ICP備18049789號-7

2020大學路版權所有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

警告: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