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3日 14:08 | 大學路
最近經常有小伙伴私信詢問內卷的例子有哪些?相關的問題,今天,大學路小編整理了以下內容,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普職分流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教育內卷現象。
出于整個社會對于教育公平的關注。因為針對“普職分流”這個問題,各國采取的方式不同。有些國家是根據興趣或能力來分流,那么這些國家的教育焦慮可能會小一點,但通常是因為它們整個社會的公平程度比較高,才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
而在我國,數據顯示,的確是家庭背景更好的學生在讀普高,家庭條件相對差一點的在讀中職,尤其是農村學生讀中職的比例非常高,這樣的話可能就形成了一個“普職分流”是否會造成社會不公平及教育不公平、從而帶來教育的代際固化和家庭背景固化的擔心。
其次就是教育競爭和內卷的提前。很多家庭從初中甚至小學就開始投入大量資源來提升孩子的成績,而這些家庭往往經濟條件更好,這就導致在競爭過程中,家庭條件相對差一點的孩子無法享受到同等的資源。
而一旦有人花高價去上名師補習班,所有人就都搞起了“軍備競賽”,焦慮也就越來越嚴重。事實上,據2022年教育統(tǒng)計公報的數據,普高和中職的招收比例為66:34;其次,中職的升學道路也是暢通的。
普職分流的好處:
1、增加了教育平等
隨著現在新的《職業(yè)教育法》的施行,職業(yè)教育已經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了,在現在看來,普職教育沒有嚴格的經濟門檻,也沒有機制上的歧視,使相同才能的學生都擁有了相同的教育機會。
2、有利于因材施教
現在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人與人之間也存在差異,所以有時候不能以一種很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要因材施教,讓學生學習他們很擅長的科目或者技能,去學習不擅長的科目,畢竟這也是不公平的。
3、提供了就業(yè)保障
現在很多職業(yè)學校的畢業(yè)生為了能夠快速適應企業(yè),也都有了自己能夠獨當的一面,但是也需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畢竟和別人相比,自己是初出茅廬,所以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更多。
內卷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毫無意義的精益求精。比如說公司開會,桌面茶杯要擺放得無比整齊,位置非常精確,否則就有人要發(fā)難。但是這對參會人和會議討論內容,茶杯擺得再好也沒有實質意義,只要沒有那么雜亂就夠了。
第二個例子,就是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一件不復雜的事情,個別領導為刷存在感,一定搞一套復雜的流程,先 調研報告 、再各部門甚至外部專家會審、再逐級審批。
第三個例子,低水平的重復,比如國內那些盯緊 硅谷 的大批效仿者,一有一家新技術公司,馬上跟上進行山寨。都是同質的內容,各家企業(yè)花費巨大的時間精力在互相爭斗上。
第四個例子,體系內的距離內部競爭。比如學校孩子學習,各種報班、刷題,學生本人苦不堪言,同時還要付出很多經濟成本。還有家長讓孩子被 圓周率 等等事情。
詞語熱度
2020年12月4日,入選
《咬文嚼字》
雜志2020年十大流行語。
2020年12月15日,入選2020十大關鍵詞。
衡水中學內卷意思是學生非理性內部競爭。
內卷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fā)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后,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內卷最早的出處是幾張名校學霸的圖片?,F在很多高校學生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愿競爭。這個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內卷流行開來,高校學生用它指非理性內部競爭。有同學舉例:老師要求論文五千字,不少同學為評優(yōu)寫了一萬字,甚至更多。人人都超要求完成任務,但獲優(yōu)比例并未改變。
現在,內卷從大學生群體中出圈,各行各業(yè)內部的非理性競爭都以內卷稱之。專業(yè)人士指出,發(fā)展中出現停滯階段很正常,關鍵是要有效地進行理性競爭,呼吁相關行業(yè)正視非理性的內卷現象,積極探索去內卷化的改革之路。
內卷發(fā)展經過:
大學生們刷爆朋友圈的幾張“內卷”圖片是這樣的:有的人騎在自行車上看書,有的人宿舍床上鋪滿了一摞摞的書,有的人甚至邊騎車邊端著電腦寫論文。這些圖片最早在清華北大的學霸之間流傳。之后,“邊騎車邊看電腦”的“清華卷王”等熱門詞語登上熱搜,相關的表情包也出現在了不少大學生的社交軟件中。
人們日常討論中的“內卷”與學術概念“內卷”相同嗎。從網上一些流行文字中可窺一斑。有人說,“什么叫作內卷。說白了就是過剩的人口投入到有限資源的爭奪之中”。
有人把“內卷”用在了教育競爭上,如“招生名額是一定的,報考人數也是一定的,但有的學校開始補課,其余學校擔心考分落后都跟著補課,結果所有人的考分都提高了,但錄取分數線也隨之提高了”。
以上就是大學路小編整理的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內容敬請關注大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