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兩期“挑大學的思路與理念”、“挑大學的方法和技巧”兩場主題講座后,3月24日,高考(微博)志愿填報專家王明祥老師日前再次做客搜學網(wǎng)高三家長俱樂部網(wǎng)絡電臺。王明祥老師針對“如何確定考生目標院?!边@一家長關心的問題,與高三家長通過搜學網(wǎng)高三家長俱樂部這個平臺做了深入地溝通和交流。本場講座從高考志愿填報確定考生目標院校的方法上、理論上,王老師給予了詳細分析和指導,以下就是講座的核心內容。
王明祥:考生定位很重要 三條原則要注意
第一,估分有偏差,方案需考量。
根據(jù)這些 年來,我們掌握的各地的情況,以及經(jīng)過我們自身手上輔導過的考生,凡是估分的,不管你是考前估還是考后估,都存在著很大的偏差,如果說這個估分能夠掌握在五分之內,就是這個偏差能夠縮小大五分之內,這個準確率已經(jīng)是非常高的了,而多數(shù)情況下,這個偏差都在十分、甚至二十分,甚至是更高。
就說明考前估分報志愿也好,還是考后估分報志愿也好,都面臨著一個考生的定位問題。
那么即使考后知分報志愿的省份,也并不是那么地輕松,因為考后出分報志愿,一是時間緊,考生要在三五天之內,來設計這個方案,這個根本來不及反應,志愿容易形成夾生飯,甚至出現(xiàn)重大失誤。二是知分填報志愿,容易出現(xiàn)志愿扎堆,尤其是高分考生的扎堆情況,所以說即使是出分報志愿,你也要進行提前準備。提前進行 志愿的設計,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不管你是估分報還是出分報,都要事先對考生進行一個基本的定位。并且根據(jù)這個定位,進行方案的初步設計和前期的準備。那么考生怎么樣進行科學定位呢?一是掌握一個區(qū)間,就是考生分數(shù)加減二十分,掌握在四十分的分數(shù)區(qū)間內。
比方說一個考生正常估分是580分,那么往上波動,你增加兩個分段,可以到600分,往下波動,再下降兩個分段,可以是560分,就是從最低分到分,掌握到40分之間的這么一個區(qū)間。按照這樣的一個分數(shù)區(qū)間來考慮,考生的志愿并進行院校的組合。
一般來講,能夠消失掉估分帶來的偏差,就是能把這個風險能夠消化在方案自身中。這是掌握的一條原則。
第二,區(qū)分考生類型。
成績比較穩(wěn)定、心理素質比較好的考生??梢愿鶕?jù)一模成績來設計前期方案的基本組合??梢哉f像這樣的考生,它高考,一般情況下,都能夠正常發(fā)揮。一模往往是各地組織比較嚴密、重視程度比較高的一次考試。所以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檢驗考生的真實水平,如果我們以一模成績作為志愿填報的一個基本參考,那么成績比較 穩(wěn)定,心里狀況比較好的考生,未來高考,如果正常發(fā)揮的時候,基本上能夠保持一模的成果。
成績不穩(wěn)定、心理素質不太好的考生,可以依據(jù)一模、二模、其期末三次成績,進行折合。那這條原則他是適合于考前估分的這些省市。那么我這些年來在北京指導考生,一般的有條件的家長,都要求和考生見一次面,起碼得見一次面。主要是,通過和考生的見面,面對面地聊一聊,從而掌握這個考生的基本情況和狀態(tài)。那么這 個對考生基本的了解,不光是一個考前狀態(tài)的調整,更重要的是對考生進行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看他目前的這個情況,未來的高考能夠發(fā)揮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是往上走,還是往下來。那么我們給這個考生定位的時候,大致能夠心里有數(shù),他的基本出發(fā)點是在這里。
所以說,區(qū)分考生類型,非常重要。這是第二條原則。
第三,考后知分填報的省份,可以采取以下的兩種方法進行志愿前期準備:
一要根據(jù)考前幾次考試的成績,進行志愿初步設計。
二要在高考以后,及時估分,進行志愿的近距離調整,等出分以后,再進行一個正式的修正。
王明祥:怎樣進行目標院校的判定 方法要有針對性
進行目標院校的判定,目前就全國范圍來講,大致有四至五種,可以利用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它適用于不同的省市、不同的區(qū)域,或者說適用于不同的人群,那么這些方法也是各有千秋,關鍵是看我們手中的資料和你平時掌握的程度。
第一、類比法。
類比法,這個方法適合于所有考生,所謂的類比法就是確定考生目前所在的高中,是哪一類型的學校,你比如說是省級的示范校還是市級的示范校,是省重點高中,還是一般普通高中,那么你所在的這個地區(qū)在這個市,在全省和全市他處再一個什么水平,那么這個高中,它的全省范圍來講,又處再一個什么層位。
主要體現(xiàn)在:
1、近年來,你說在的學校,應屆畢業(yè)生一本錄取率、上線率分別是多少?學生三年前入校時,就是到這個高中讀書時,你所在的這所高中在當?shù)卣猩那闆r和前后幾年的情況對比,有沒有大的變化,比方說在生源范圍上。
2、第二個你在最近的幾次大考中,能夠進入前72%,一般認為你走一本是有希望的。同理,如果地掌握了母校的這些數(shù)據(jù)和信息,就很容易通過上一級學生被錄取的情況,反推活類比出你可能報考的學校。
第二、排名法。
排名法適合于考前或者是考后估分填報志愿的省份。排名法,尤其目前在北京、天津、等地市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方法。而在全國絕大多數(shù)省市則不怎么使用,即使是省考院,公布了一分一段人數(shù)的省份,人們往往也不習慣于用這種方法來填報志愿。道理很簡單,傳統(tǒng)的排名方法,在考生人數(shù)較少,屬地招生院校較多,而多數(shù)考生 又不愿到外地上學的情況下,最簡單可行。而在考生人數(shù)較多,院校選擇范圍相對分散的省市,排名法則變得不易操作,或者是比較模糊起來。
而這種方法,關鍵是由什么樣的水平的人,什么樣的基礎的人,來使用、來操作的。所以我對大家的建議是,全市前一千名的考生,盡可能使用排名,我在博客上主張是500-800,這里我給你放大一下范圍,前一千名的考生,你盡可以使用排名。
第一,一千名靠后的考生要慎用,我說的是慎重的“慎”。
第二,使用排名要結合考試人數(shù)和招生計劃,利用排名和預估批次控制陷比較科學,也比較可取。就是要結合考試人數(shù)和招生計劃,利用排名來預估批次控制線。一般來說,比較科學也是可取的一種做法。比如說,北京市某個區(qū),得出的一本線是480分,一本線通常來,對應的排名到理科對應的就是1.9萬名左右大致這樣的一個排名情況。
第三,使用排名要和今年招生計劃相結合,盡可能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把各招生院校的招生人數(shù)進行累加,并把累計人數(shù)與排名的名次進行對照分析。
王明祥:計算考生排名 甄選的好方法
計算考生排名,涉及兩個步驟,除了目前網(wǎng)上熱議的幾個方法以外,這里我再推薦另外的幾個方法,供家長們參考。
第一個方法:平均分推算法
第一步,測算考生的高考成績,平均分推算法,就是用平均分推算法來測算考生的高考成績,就是剛才我們一開始說了,你不管用什么方法,來選擇院校,首先要進行考生定位。那么北京市是考前估分的,我建議你參考使用一下,平均分的推算法來測定一下考生本人的成績。
第二步, 測算考生在全市的位次,常數(shù)排名推斷法,就是用常數(shù)排名推斷法來測算考生在全市的位次。那么這個方法,就是分析三年以來,本??忌男E琶c這個學校在全市排名的一個關系,得到一個校排名。亦是校名子與考區(qū)內,我們所說的考區(qū)就是北京市,在整個考區(qū)內名次的一個大致的常數(shù),假設這個常數(shù)可以用C來表示,那么用數(shù)學公式來表示的時候,就是C=M/N,其中M為考區(qū)名次,N為校名詞,那么考區(qū)名詞除以校名次,就得到這個常數(shù)C。然后,你再把握考生自己在學校的名次,這個名次與這個常數(shù)C相乘,就是自己在考區(qū)內的一個大致的排名。比方說北京市某重點中學,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驗總結,得到的大致常數(shù)是C=4,假如該校某個考生經(jīng)多次考試,確認在校內的排名為23,然后將自己的名次乘以4,那么這個考生在考區(qū)內,也就是整個北京市的大致排名則為92。這個方法,也比較簡單。
第二個方法:人數(shù)累加排名對照法
這個方法就是將各高校往年錄取的人數(shù),按分段分布相加,這個數(shù)據(jù)比較容易獲取,北京市的大厚本兒,包括天津等等,你發(fā)下來以后,就是一個分布的原始數(shù)據(jù)的公布,那么你以高校為單位,按照他這個原始分布的狀況,進行累加,再對照自己的估分,就會得出你全市的名次。通過考生自身的定位來預測你在全市大致的一個排名的位次,那么出了這些結果以后,以后最終的目的,就是如何檢索出你所報考的學校,必須有第三步,那么接下來第三步就是利用排名找到合適院校,那么我們再說一個方法,就是學校往年分數(shù)座次表法。
基本的辦法就是把一個高考近三年以來的平均分,進行一個再平均。然后,按照各個學校,從高到低進行排列,假設
北京大學排第一,
清華大學排第二,北京理工排第三,北航排第四,假設你按這么一個順序,那么這個順序我是隨便舉例的,那么你這個為此具體怎么來設置,一定是根據(jù)這個學校近三年以來,錄取考生的平均分來 進行從高到低的排序的。
第三個方法:線差法
線差法適合于所有填報志愿的省份,也就是說不管你是考前估考后估還考后出分報,所有的省份,只要你吃透了這個方法的真正的內涵,同時把一些相關的其他因素能夠過濾掉,那么這個方法是通用的。
線差法就是以所在的分析控制線為參照物,分別計算考生報考分差和院校錄取分差,我們把考生分差比作腿長,院校分差視作門檻,只要考生腿長大于院校門檻,則可以被列為可選擇的院校范圍。打個比方說,攀登高峰必須知道海拔高度,那是高山的絕對高度。選報高效,需知批拔高度,那是院校的真實門檻,高效批拔高度,構 成高校錄取門檻,考生批拔高度PK高校批拔高度,便可輕松錄取了。
因此,考生對目標高校的煩瑣篩選,可以簡化為對考生批拔高度大于高校批拔高度基本公式的輕松運用。所謂的院校的批拔高度,就是某高校錄取分數(shù)高出當年本省同批次最低錄取控制線的分值,也就是說高校錄取分減批次錄取控制線,等于高效批拔高度。
所以說在院校選擇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了解學校的門檻高低,以及自己的高考成績腿長能否夠得上目標院校的這個門檻,即考試批拔高度大于高校的批拔高度。
那么這里我們使用的是控制分數(shù)線也就是說通常所說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即人們通常所說的重點線,或者是二本線等等的,這些省級教育招生部門。為了既能保證各批次招生計劃的完成,又能保證各批次的錄取質量,一般按照大于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一般是120%的 比例,為各批次確定了一個最低的高考分數(shù)線。他是衡量考生有無資格參與各批次錄取的基本尺度,是高考錄取的生死線,只有高考測同分,也就是說高考實考分,加上你的政策照顧分,他的總和就是高考特征分,高考特征分,達到或超過相應批次控制分數(shù)線的考生,才有可能被該批次的院校投檔、篩選、挑選、否則你就與該 批次錄取的院校無緣了。
那么這條分數(shù)線具有以下的重要特征:
第一他是一省范圍內,同批次、同科類、所有上線考生統(tǒng)一競爭的起跑線。又是不同高校之間比較生源質量和錄取分數(shù)高低的一個尺度。
第二,它是全省文理考生群體,總體考試水平的一個標志,以這個大范圍的高考分數(shù)來建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普通性和相對穩(wěn)定性,能夠有效地過濾掉特殊性和偶然性。
第三,雖然由于受試題難度,考生人數(shù)、招生計劃等因素的影響,這個分數(shù)線,每年都有所不同,但是就多數(shù)省份的多數(shù)年份而言,一省市內多數(shù)年份的控制線基本穩(wěn)定,一般不會有太大的區(qū)分。
使用這個分差有這么幾個特殊的情況,需要關注。
第一個是關于數(shù)據(jù)的截取年份??紤]到招生大小年的因素和影響計算高校的批拔高度時,起碼要使用三年以上的平均值。
第二,關于最低分和平均分,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省份公布的分數(shù)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投檔最低分,錄取最低分,錄取平均分等等。
第三,關于院校招生的大小年。招生大小年,是由于報考人數(shù)乎多乎少而引起的,而報考人數(shù)的多少,是由上一年錄取分數(shù)的高低所吸引而造成的,這種招生院校的分數(shù)波動現(xiàn)象,幾乎很普遍。
第四個方法:“五三黃金線差”理論
考試特有方法體系支撐的“五三黃金線差”理論,就是對高校錄取分數(shù),特別規(guī)律的一種揭示。
正如以上我們所說的,線 差法、涉及不同年度的數(shù)據(jù)如何使用,招生大小年如何規(guī)避,以及到底使用最低分還是平均分等問題。為了能夠有效地克服這些問題,給考生和家長帶來的困惑。我們經(jīng)過多年的潛心研究,成功地創(chuàng)立了“五三黃金線差”,簡稱“黃金線差”他是以一省歷年招生錄取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根據(jù)統(tǒng)計學、概率論的相關原理,對其進行全面 詳細的分析以后,總結概括出的一種全新科學、實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既以黃金分割線差為核心的指標體系,用這種方法,對招生院校的錄取分數(shù)進行估測。其預測的成功率,可達99%以上。不僅是對本省
招生辦通編的高考指導用書的必要補充,更是廣大考生快速篩選目標院校的必備工具。
利用這個工具,填報高考志愿,可以達到方便快捷、事半功倍的這樣一種效果。簡單來說,“五三黃金線差”就是對最低分和分之間的分數(shù)區(qū)間,進行黃金分割,以黃金點位的分數(shù)來計算分差,就是既不適用最低分,也不使用平均分,而是對這個分數(shù)區(qū)間進行黃金分割。以分割點位的分數(shù)來計算分差。這是它的一個基本產(chǎn)生的原理。
然后再以計算出的黃金線差,反推到近三年,或更多年份,以檢驗其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那么計算公式,為當年參考報考線差,加上以往各年度最低錄取控制線,減掉同年度院校最低錄取最低分,那么每一個年度都會得出一個誤差值,根據(jù)這個誤差值來判斷,有沒有招生大小年現(xiàn)象,根據(jù)這個誤差值來修正“黃金線差”。
那么作為一個理論成果,我們幾年以來在不同的城市進行推廣使用,均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按照這一理論體系,編寫的這個高考分數(shù)線,分省地方版也普遍受到廣大考生家長的歡迎。目前這本書,不用做什么宣傳,只是依靠家長的口口相傳,其受眾面,已相當可觀。那么山東省濰坊市的一位家長,前一段給我部打*說,根據(jù) 你們計算的分差預測錄取分,既不浪費過度的分數(shù),又有一定得分數(shù)余量,很好使,很管用,簡直是太神氣了。
其實類似這位家長發(fā)出如此感嘆了,是很多的,因此我們說,根據(jù)黃金點位分數(shù)計算出來的黃金分差其優(yōu)越性是毋庸置疑的。
“黃金線差”在實際運用中的普遍意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第一,“黃金線差”科學解決了不同高校招生的相互比較的問題。無論哪一所院校,無論最低錄取分是多少,無論錄取分數(shù)區(qū)間是多大,我們都以該校錄取分數(shù)區(qū)間的五三點位,作為分析比較的基本點位,利用黃金點位分數(shù)和相關批次控制線之差,順利解決了在同一年度內,各院校錄取數(shù)據(jù)不可比的問題。
第二,“黃金線差”,有效解決了,不同年份之間,錄取分數(shù)不可比的問題,盡管各省市,每年統(tǒng)一批次的控制分數(shù)線不一樣。但只要計算出,五三黃金點位的分數(shù)與同年相應批次的控制線之差,無論何年度、無論何院校,無論控制線走高還是走低,也無論錄取區(qū)間有多大,都可以用“黃金線差”這個指標去度量、去比較、去分 析。
第三,“黃金線差”較好地解決了,考生成績與招生院校分數(shù)不可比的問題,預見性的找到了解決這對矛盾的關鍵點。我們可以這樣直觀地去理解。既要向比較有把握的,被某所高校錄取,而在專業(yè)選擇上又有較大回旋余地,考生得分數(shù),應該達到該校的錄取分數(shù)區(qū)間,自下而上五分之三的位置,也就是說報考分差要略大于或等 于“黃金分差”。
第四,“黃金分差”在考生投入與產(chǎn)出比上實現(xiàn)了優(yōu)化。首先按黃金點位分數(shù)去報考,就能有效規(guī)避風險,掌握較高的勝算概率,因為在報考這個環(huán)節(jié)上,考生最關心的是能否被錄取?;蛘卟灰凰藬D下來,其實按照一般的情況而言,這個點位的投入產(chǎn)出比是的,他是通過大量的統(tǒng)計分析,找到的一個黃金點位。那么 低于這個點位,錄取概率會大大降低,風險程度就要加大,那么高于這個點位,可能要浪費一些分數(shù),不如另外選一所更好一點的學校。
這個需要我進一步說明的是,這個“五三黃金線差”不是一個孤立的數(shù)字,而是一種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出“黃金線差”這個核心指標以外,還包括往年第一志愿平均投出率,往年平均分數(shù)優(yōu)勢變化率,歷年錄取誤差值,以及第一志愿百分之的調檔線等等。
其中往年第一志愿平均投出率,是往年若干年一志愿投出率的加權平均值,一志愿投檔率是院校第一志愿投檔人數(shù)以實際錄取人數(shù)或者是招生計劃人數(shù)的一個比值,主要用于判斷院校能否在第一志愿完成招生計劃。這是我們觀察院校報考熱度,或者說是人氣指數(shù)的一個重要依據(jù)。
通過這樣的一個指標,我們將各個批次的所有招生院校,分成了兩大陣營。
一是以往多數(shù)年份第一志愿生源充足,一次投檔,即可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
二是往年多數(shù)年份,第一志愿生源不足,需要征集志愿或通過補錄,才能完成招生任務的院校。
另 外一個分數(shù)指標是往年平均分數(shù),優(yōu)勢變化率,那么這個指標是衡量和評估,考生分數(shù)優(yōu)勢大小的一個指標,考生分數(shù)分布的密度,不僅影響分數(shù)區(qū)間的大小,也直接關系報考的難度問題,一般來說,分數(shù)區(qū)間小,考生人數(shù)多,考生密度大的院校,要比分數(shù)區(qū)間大,考生人數(shù)少,考生密度小的院校相對容易一些,報考的風險因 素要小得多,這也和人口分布密度一樣,你比方說我國東部地區(qū)和西部地區(qū)的人口密度是不一樣的。
第三個指標是歷年錄取誤差,這個指標剛才已經(jīng)簡單地提到了,就是通過今年的報考線差,反推這三年或者是五年,用它加上這個年度的批次控制線,減掉最低分,出來一個差值,就是驗證今年這個參考線差,近幾年來他的偏離程度有多大?通過這個指標來調節(jié)報考線差。
第五個方法:難度系數(shù)法
這個方法很簡單,一般用來解決專業(yè)選擇的問題,解決無論考生或者是家長,在志愿選擇上,歷來存在兩大難題,一是憑自己的分數(shù),應當選擇哪一所大學才能進得去,二是報考什么樣的專業(yè)確保被錄取。即不僅要走得了,而且還要走得好。
綜合以上分析和介紹,我們可以說,報考線差和難度系數(shù),看成一堆卵生姐妹,是科學解決志愿填報難題的兩把金鑰匙。最后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填報高考志愿是一個三方博弈,決定勝負,不僅取決于考生本人,更取決于具有同等水平的考生群體怎么報,依據(jù)任何的方法計算出來的。考生與院校匹配分數(shù)或者是分差,都是靜態(tài) 的,沒有考慮第三方的因素,而考生個體之上的考題群體的填報卻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一切皆因考生群體的不同報法而變化,因此在使用任何一種方法,測算目標院校時,還要根據(jù)不同院校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比如你院校的地理位置,此處行應類型,在全國的知名度,以及當年考生的選擇心理等,進行綜合研判,全面 分析。
下面將講座過程中家中們提出的問題,專家答疑匯總,更多答疑匯總關注高三家長俱樂部。
高三家長俱樂部家長問:聽您前幾天講課,山東也是小平行志愿,我孩子學文科,想學新聞、我類的專業(yè),根據(jù)這個分數(shù)能報什么學校,能否介紹部分新聞我類好的學校?
王明祥:新聞學他也是一個大類,它包括了好多專業(yè),你比方說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我出版學、傳播學、媒體創(chuàng)意、新媒體與信息網(wǎng)絡、四路網(wǎng)絡我、包括新聞學的播音與主持方向,還有新聞學的軍事方向,等等這些都包含在新聞學里面。
那么細分到每一個專業(yè),各個學校的情況那差別就太大了,這里我僅僅,因為時間的關系,給你以新聞學的專業(yè)為代表,給你分析一下,比較好的是
中國人民大學,其次是
中國傳媒大學(微博),這兩個學校,目前是在新聞學里面,中國的,分別排第一名、第二名,那接下來
復旦大學,他也是偏文的一個綜合院校,
濟南大學是廣州那 個濟南大學,
武漢大學,武漢大學的新聞學在全國是非常出名的,在世界也是頗有名氣的。
包括
華中科技大學(微博)、
四川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等的,這些學校的專業(yè)都是相當不錯的,還有
浙江大學,包括北京大學等等,當然剛才我說的,這個專業(yè)的就是出來于中國人大和中國傳媒,當然了這些學校,至于說咱的孩子,能不能接杯關鍵還是在于過一段出來這個分數(shù)線以后,看孩子的這個分 差,你目前可以參照孩子3-50分的分差,要給他初步確認一部分的院校范圍。
高三家長俱樂部家長問:請問北京小平行二志愿,A校或B校是否必填服從調劑,否則下一學校無權挑檔,怎么理解二志愿填報時要看一志愿落榜點,看二志愿院校時,是否不止看本科歷年平均分數(shù),不知怎樣看二志愿排名和一志愿拉開多少分合適?
王明祥:北京小平行的A下和B校, 只要是平行志愿,我建議每一個學校都要填服從調劑,因為它是個小平行,那么落到第二志愿,說明你第一志愿已經(jīng)是被淘汰了,那么落到第二志愿的時候,已經(jīng)是別無退路了,要不你就走下一個批次了,所以在第二志愿的平行第三個學校當中,你肯定每一個學校都是要填服從調劑的,否則你進檔以后,如果在安排專的這個環(huán) 節(jié)上一旦出現(xiàn)失誤,或者是考生夠不上,那就別無選擇了,只能走征集了,北京市的征集無論是專業(yè)還是院校實際上都是微乎其微的,都是不被大家看好的那一部分。
高三家長俱樂部家長問:如果已經(jīng)取得某校的自主招生加分在第一批、第一志愿報該校,那么提前批還可以報其他的志愿嗎?
王明祥:這個問題不矛盾提前批他是在第一批錄取以前,提前錄取的。即使第一批提前批不被錄取,他不會影響下面幾個批次的錄取,如果考生它的分數(shù)重點是在本科批重點本科批,你當時了本科一批的院校,無論是選擇的余地,還是選擇的范圍都非常大。好學校也比比皆是,還是重點放在本科一批志愿,如果提前批感覺有不錯的,以本科一批作為一個參照點來往上走。
高三家長俱樂部家長問:孩子已經(jīng)通過了大連理工的自主招生,我想知道,大連理工和北京理工哪個好?另外孩子是遼寧學生,請問平行志愿A若不行,B志愿能上嗎?如A北理、B大連理工、C北郵,這樣報行嗎?
王明祥:大連理工和北京理工都是985,但是它的辦學特色和辦學傳統(tǒng)是有差異的,你至于說哪個好,我覺得兩個學校都不錯,具體要區(qū)分高低的時候,還是要首先確定一下你的專業(yè)方向,具體的專業(yè)以后,再去看這兩個學校,哪一個更好一些,更科學?
至于說你的下一個問題,平均志愿A,若不行,B志愿能上嗎?遼寧他的本科一批是分AB兩段分別報志愿,肯定是能上的。他相互不矛盾。
第三個問題,你問北理、大理和北郵這三個學校,作為平行志愿這樣來設置,我這里沒法兒給你一個確定的意見,因為我不知道你的孩子的狀況怎么樣,也不知道你的分差具體分數(shù)是多少,從目前你設置的三個學校來講,都是熱點地區(qū)的熱門學校。
高三家長俱樂部家長問:說天津從2010年開始平行志愿了,近三年的平行志愿還有參考價值嗎?
王明祥:天津首先我糾正一下,它不是今年才開始平行志愿的,去年已經(jīng)開始了,他是在本科一批的A段,實行完全平行,從B段開始,施行小平行,今年新的高考政策還沒有公布。估計,它應該是延續(xù)一段時間,穩(wěn)定幾個年份,不會每年都有大的調整。
那么施行了完全平行志愿,咱們針對本科一批A段來說,近三年的平均分有參考價值嗎?當然肯定是有參考價值的。具體你在參考的時候,你可以以平均分再提高一到兩個分段,可能更合理一些。因為平行志愿,它的分數(shù)在實際錄取的時候,出現(xiàn)一些扁 平,尤其是高分段的考生,他趨同化,不像以往的施行分層志愿,他高低的錯落自然叉開,一個學校錄取的學生有分的,也有很低的,這個高分和低分之間的考生比較大。平行以后,他的這種情況,基本上就起了變化了,就是往往進去的考生,分數(shù)上差異都不會太大。因為他是大排名,所以說你在參考以往分數(shù)的時候,建 議你提高一到兩個分段,就是把它的平均分得出來以后,參考的時候,再加上兩個分段,這樣的話,這個坐標可能會更安全一些。
高三家長俱樂部家長問:測算大小年,按平均分與批次線差好,還是最低分與批次線差好?
王明祥:招生大小年來判斷,應該說這兩個分數(shù)使用的時候,以最低分來判斷,可能更明顯一些,平均分它消失了一些波動,但也能看出大小年來。但如果使用的時候,我還是建議以平均分這個數(shù)字來作為一個使用和報考的參考,可能相對來說更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