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學類書籍看這家的準沒錯,都是嚴肅作品。我現(xiàn)在淘文學書感覺真累,出版得太多了,人民文學永遠不讓我失望。他們家一套藍白封面的當代學人散文集我特別喜歡,現(xiàn)在還沒湊全,估計也湊不全了。文學書包括現(xiàn)當代作家和古典文學,目的都偏普及性。除了文學書,人民文學還出版學術(shù)書籍,我的收藏里它家這類書比較偏詩,。比如《杜甫詩選》,《李白詩選》,納蘭的集子,李清照的集子等等。去年入手的蔣凡等人的《世說新語》,幾乎是我見到最好的簡體字版本了。在這個條目下,劉先生的答案所犯的錯誤包括但不限于:1.作家出版社現(xiàn)在也有,并且獨立性很強,相對來說作家主要出版文學書,而且水平比較參差,好的非常好,差的相當差,懷疑也有些人情書號弄出去;2.所謂“注解不詳細”,并不對,可見前面舉例的書;3.《白鹿原》的初版就是人民文學出版,彼時陳忠實并不是“取得一定成就和榮譽的作家”;4.所謂“紙質(zhì)、印刷無可挑剔”云云,基本屬于胡扯。
2.中華書局(此處并不是上海譯文出版社,是因為劉先生的排名過于詭異,所以大有調(diào)整)。學術(shù)書籍方面,一套繁體豎排的二十四史是愛書人永遠的愛與痛。良心價格(我開始收集的時候,綠皮那套平均十塊錢一本),高端內(nèi)容,劣質(zhì)紙張。好在零八零九以后,印刷有很大改觀,應該是換了印刷廠,可惜這液虛定價也是一版高過一版。除去這套大部頭,繁體豎排的古代名家文集古代作品校箋集也有好大一套,學了商務印書館的樣子,按照顏色來加以區(qū)分,但是封面風格都很接近。除去這兩套大書,我個人還很喜歡收集中華書局出版的筆記,包括白色為主色調(diào)也用顏色加以區(qū)分的唐宋,元明,清人筆記,這都燃笑是繁體豎排的,橫排的有以藍色為主色的晚清民國筆記。這幾套書也是很難搜羅,印數(shù)都不高,選書也很難鬧段燃選,因為簡介都差不多,只能翻實體書。我在書店里只要見到喜歡的也一定*下來。除了數(shù)不盡的繁體豎排,中華書局也出版一些普及性的古典作品,比如簡體字的前四史,四大名著等等,也是弄個精裝硬殼子唬人,不過性價比還是很高的?,F(xiàn)當代作品有馬未都于丹等人的書,印量很大,市面上很好找。
3.商務印書館。外文翻譯的學術(shù)書籍巨頭,實際上還是延續(xù)民國的思路,藍綠橙黃四種顏色代表不同門類的專業(yè)書。封面整齊劃一,不好說好壞,個人感覺印刷比中華書局好些??上W術(shù)書籍的選題方面主要偏重社科人文,沒有科普作品。除了這套外文學術(shù)名著叢書之外,商務印書館也有其他的學術(shù)書籍,印數(shù)很低,能不能找到得看運氣。
小時候,“別人家孩子”總是懂禮貌,愛學習;
讀書時,“你們上一屆”總是紀律好,成績高;
還有一種,叫“別人的學?!?。
前幾年,一篇《一個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曾引起很大轟動:在奧數(shù)風生水起的年代,有個叫王金戰(zhàn)的數(shù)學老師,他帶領一個55人的班級。
其中37人考上了清華、北大,還有10人被牛津、劍橋、耶魯?shù)让d浫?,他所輔導的奧賽學生也屢創(chuàng)佳績。
當人們感慨這個老師的厲害之時,發(fā)現(xiàn)老師是人大附中的老師,孩子是人大附中的孩子。
幾年前,是人大附中的神話,而最近,當你的孩子還在為“背誦全文”而發(fā)愁時,清華附小的學生們已經(jīng)在用數(shù)據(jù)分析蘇軾的詩詞了!
清華附小的六年級同學利用假期完成蘇軾課題報告23份。他們不僅搜集了蘇軾的3458首詩詞,共25萬字,利用分詞研究揭示蘇軾作品的高產(chǎn)以及他的人生經(jīng)歷;
還推算出蘇軾對于旅游景點的品牌價值;
甚至還分析出了蘇軾的朋友圈,及社交往來……
不服不行。
贊嘆過后,有網(wǎng)友開始感嘆,“這么小就讀了清華附小,大了怕是要讀清華呀”;“學校和學校的差距體現(xiàn)出來了”;“背后的家長團辛苦了”……
不能否認的是,每一項成果的誕生, 除了學生的辛苦作業(yè)之外,還有其背后學校的強大師資力量,和父母的教育做堅實后盾。
△
名校的大門,對于某些人,總是開得更大些。
中國校友網(wǎng)對全國各省級高考狀元開展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2007-2016年間,全國共有約837名高考狀元。其中, 近五成狀元父母是教師(35%)和工程師(12.6%),近兩成父母是公務員。
來自農(nóng)村、經(jīng)濟狀況欠佳家庭的狀元所占比例在下降。
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狀元說的:“像我這種屬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孩子,還生在北京,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走很多捷徑?!?
那些出生優(yōu)渥家庭的孩子,從出生就享受更好的東西: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
他們暑假,父母花幾萬、幾百萬去全世界各地參加夏令營、旅游,普通小孩,最多就是在家刷刷習題。
王金戰(zhàn)老師在總結(jié)經(jīng)驗時提到一點: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并非越貧窮越有利于緩悉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jīng)驗是:" 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階層是會遺傳的" 。
機會從來不是均等的,對于出生在北京的孩子,這種優(yōu)勢更加明顯。
之前有人對清北自主招生和博雅領軍在各省的入選人數(shù)進行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北京錄取總?cè)藬?shù)是江蘇的2.5倍,是河南的3.5倍。
我們不得不承認,高考錄取,地域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教育資源不公平也是近年來反復被討論的話題。
所以,常有人感慨:我們努力也不能虧早考上名校,勤奮也沒什么用。
人總是奢望“付出最少得到最多”,但這個世界上并不存在這種不公平的交易。
出身優(yōu)越可以帶來更好的教育資源,但富裕家庭千千萬,北京考生那么多,卻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高曉松。
△
我們過于看重出身給人生帶來的加速度,卻忽略了出身好并不等于能進名校的事實。想進名校,還需要努力。
在《開講了》中,李健談及大學時代的故事:
“我們宿舍有六個人,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我的上鋪是一個對哲學很感興趣的人,大一的時候就看黑格爾。另外一個室友是不停地學習語言,學英語、學日語、學法語、學德語。也有獲得奧林匹克數(shù)學金牌、物理金牌的,他們總是不費什么力量就總能考到97、98分。但對我來講不一樣,我可以通過努力、通過勤奮考到六七十分、頂多八十分算不錯了。但是我參加的一些歌唱比賽,基本都是第一名?!?
有人總要說,你看,日語、法語、歌唱技能,這些窮人哪能學得起,有錢人的孩子,才有資格享受,而我們這些普通人,再努力也沒什么用。
是的,藝術(shù)特長生、競賽獲獎者、國防定向生擾空乎、飛行學員班、高水平運動員,有時候是文化分不達標的學生走進名校的另一條路徑。很多技能,也確實要家庭資金上的支撐。
可比起資金,更重要的是自己。音樂上有極大成就的李健,進入清華靠的確實是自己的特長,但他家境也相當普通。
他的父親是京劇演員,小的時候,一直跟隨父親上班,跟著學唱戲。他的家境也是比較普通的,曾經(jīng)想報吉他班,看二十塊錢的、三十塊錢的……為了省錢,他選擇了四塊錢的。有時候還要幫老師調(diào)音、掃地,來減輕自己的學費壓力。
況且你想想,藝術(shù)特長生、競賽獲獎者、國防定向生、飛行學員班、高水平運動員……這其中的任何一條,哪一個能輕易達成?
△
以
清華大學自主招生人文科學實驗班申請條件為例:
“受過系統(tǒng)的蒙學教育,《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字文》、《蓑翁對韻》、《龍文鞭影》”;
“能背誦《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周易》、《詩經(jīng)》中的一種”;
“有初步的文字學基礎,學習過《說文解字》用篆書默寫540部首,能簡單講解六書”
這些知識,不是有錢就能掌握,也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也需要承受無數(shù)的競爭和壓力。
今年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初審信息統(tǒng)計顯示, 有45%以上的學生參加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等比賽獲獎。
煙臺一中的曲浩志,是今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聯(lián)賽一等獎獲得者,獲得清華大學降60分錄取協(xié)議。
在清華大學生命體驗營的230人中,通過筆試面試選拔最終獲此獎勵的只有50人。
他們走的路,只是和我們不一樣,但不代表不艱辛,更不代表沒壓力,他們只是和我們用不一樣的方式在努力。
你看, 比你條件好的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不勤奮,才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差距。
△
前段時間,《我月薪三萬,卻撐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刷屏,不可否認,不管是月薪三千還是三萬,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總是全心全意。
湖北黃石的胡瑩瑩,考進了
南京大學。
她沒有特長,沒有參加超過三萬塊的夏令營,甚至沒有爸爸。
為了讓胡瑩瑩繼續(xù)上學,她的媽媽到處打工,每天五點起床,晚上六點多才下班。為了讓女兒更好地學習,在胡瑩瑩上高中時,她在學校附近租房陪讀,有時候,胡瑩瑩已經(jīng)睡下,胡媽媽卻在忙碌。
媽媽支持,自己也爭氣,胡瑩瑩最后也敲開了名校的大門。
收入不同,愛子女的心卻相同。
家境、天賦,我們無法改變,但相較這些,能否到達羅馬,更重要的是自身努力。
河南焦作的朱志強,因病失去行走能力,從幼兒園起就需要媽媽每天背著去上學。
他的父母為了照顧他,只能在家周邊打零工,掙錢不多,還要顧及他的弟弟。
長時間坐在板凳上,朱志強身體出現(xiàn)了新的不適,他只能趴著學習。即便如此,并未放棄努力,初中他就能考到縣里的前幾名,高考則直接進了
武漢大學。
奮斗得到了嘉獎,起點不高的人,靠自己進了名校。
△
努力,也講求方式方法,因人而異。而 優(yōu)秀者的努力往往有方向,不指望通過麻木努力來自我感動。
季羨林在自傳中提到了上學時的經(jīng)歷:
在班上,那些成績優(yōu)異的人,往往國文和英文的基礎比較好,他們花很多時間在這樣的課程中。 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勤奮,形成優(yōu)勢。
而對于歷史、地理這樣的課程,則不需要花費過多時間,只需要臨時抱佛腳,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數(shù)。
網(wǎng)綜《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中,楊慧琴稱得上是一位女神級人物,她堅信做事就要做到最好,學習上也是一直拿第一。
在她的記憶中,她高中只有一次考了第二名。
在總結(jié)學習方法時,她給出了兩招。
第一招:把試卷做穿。
高中的知識點并不多,認真琢磨一道經(jīng)典題,弄清楚知識點,比做十道題更有用。
第二招,抓住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段。
研究表明,人們的最佳記憶時間是晚上八點到十點,在這段時間學習可以更高效率掌握重要知識點。
△
許多優(yōu)秀的人懂得去混跡學霸圈,而這,也一直是考名校的捷徑。
微博上有網(wǎng)友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初三時,生活很苦。很早起床,一個月休息一天,半個月洗一次澡,衣服臟到不能再臟時才會脫下來洗。
一切只有一個目的:去縣里最好的高中、進縣里最好的班級,然后去一個好大學。
那個時候常常想,只要自己多花時間多學習,就能夠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
最終,努力有所回報。
當年高中提前招生,我們?nèi)V挥袃蓚€名額,其中一個就是我,志得意滿,覺得自己天賦極高又努力,將來一定是天之驕子。
可真正進入高中,我才知道,我的努力多么微不足道:提前批次一共招200多個人,其中有一個學校占了一大半,而各鄉(xiāng)鎮(zhèn)的初中,名額加起來也沒有這一個學校多。
中國的學霸圈,往往以學校分。
所以無論條件怎樣,中國家長都在努力*更好的學區(qū)房;在湖北的孩子,很多人擠破頭進黃岡;在南通的孩子,有機會就想進啟東(中學)。
進入好的初中,能讓你大概率進入好的高中;進入好的高中,能有更大概率進入好的大學。
在學霸圈中混跡,周圍的人都很努力,自己也會用嚴格的標準來審視自己,哪怕最后不牛,也可以優(yōu)秀出眾。
△
當然,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耐心和信心。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201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曾說:“我是1983年進入清華的。我知道,無論那時還是現(xiàn)在,能夠來到清華上學都是不容易的,你們在成長過程中一定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zhàn)?!?
有些人,接受不了這份挑戰(zhàn)。
河南省實驗中學開學第一天,一名農(nóng)民工在黑板上留下寄語:
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當這段話刷屏時,這位農(nóng)名工說,這段話不僅留給孩子們,也是留給自己。
當初家境不好,出去打工,沒能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導致大兒子早早輟學前往鄭州打工。如今想來,很是愧疚。
初中、高中,無數(shù)個努力的夜晚,你可能也抱怨過,為什么要這樣的辛苦,你也許也懷疑過,這樣的付出值不值得。
辛苦,是因為名校難進;名校難進,是因為人人想進。
通往名校的路上,持續(xù)性躊躇滿志,間歇性混吃等死的人只能被淘汰,名校,需要的是你有堅定的決心。
△
知乎上有人問, 我的鄰居夫婦是農(nóng)民工,收入不高,但他們家女兒執(zhí)意進清華,甚至考了三年,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
有個高贊回答:我父母是大學老師,在北京有別墅,我覺得她上了清華也逆襲不了我。但她未必逆襲不了你。通過對教育的投入, 她在這個社會上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變強了,跳出了她的家庭給她設置的上限。
努力、堅持、決心,讓無數(shù)寒門子弟進入名校,接受優(yōu)質(zhì)教育,阻斷貧困代際。
周游其中的學子們,重新找到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考上名校的人都有哪些特質(zhì)呢?
他們拼搏、堅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其說,考上名校的捷徑重要,不如說一個人擁有克服困難的決心、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
與其說,我們具備了進入名校的特質(zhì),有了進入清北等名校的成績,不如說我們具備了解決人生中大部分事情的能力。
參考資料:
[1]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wǎng)《2016年中國高考狀元調(diào)查報告》
[2]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wǎng)《清華大學2017年自主招生簡章》
[3]國務院《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
[4]季羨林.季羨林自傳[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8年
[5]王驥,王悅. 衡水中學教育模式值得深思[J]. 中國教育學刊.2015,(05):8-12.
[6]外語學習中的記憶規(guī)律[J]. 范賢榜.? 山東外語教學. 1992(Z1)
[7]研究記憶規(guī)律是探究學法的重要途徑[J]. 石庭愷.?
內(nèi)江師范學院學報. 2008(S2).